下沙“蛋雕明星”月入近万 我院“创行”团队成幕后推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5-13浏览次数:1290

  我校有个“创行公益”社团,这里的学生有梦想、有行动,常年走进社会做公益。
  前不久,他们一直结对帮扶的蛋雕师傅董一言的网店吸引了不少粉丝,最好的时候网店的生意月入近万元。董一言也因此成为了大学生圈中远近闻名的“蛋雕明星”。
六年来,这群大学生坚守着董一言和他的“蛋雕”,为之出谋划策。现在的成绩,董一言称军功章上有大学生的三分之二。
民间手艺与学生社团来电
  2008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创行”社团的副队长金洁下了课从教室往生活区走。在生活区的街边他发现一群同学们围在一个摊位前,好奇心使然,他也凑了过去。
  金洁看见一位师傅手中正拿着一个鸡蛋在雕刻,跟前摆着一个横放的大箱子,里面垫着海绵,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蛋雕。当时的他一下就被眼前师傅精湛的技艺和蛋壳上唯美的图案所吸引,二话不说就买下了一个。
  “后来细问才知道,董师傅是安徽人,蛋雕是他自己琢磨出的手艺,从2005年开始,在下沙一带沿街摆摊,出售自己的蛋雕作品,但看的人多,买的人却很少,每个月只能赚几百块钱,还要躲着城管。”金洁说,回去后,他把蛋雕拿出来与社团的小伙伴们分享,几个人一拍即合,有了通过社团力量帮助董一言卖蛋雕的想法。
  之后的几天,金洁找到了董一言,并带领着社团的小伙伴们为董一言的蛋雕私人定制了一份营销策划方案。
  “当时我真的不敢相信世界上有这么好的事情,大学生怎么可能会义务来帮助我卖蛋雕。”董一言说起当时的情景,“原以为这群大学生是玩玩的,没想到他们那么认真和专业,和我聊完后,马上就制定了策划,看完策划我感动得都哭了。”
从小摊贩到月入近万的华丽蜕变
  就这样,一群大学生与蛋雕师傅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年后,社团还成立了“蛋蛋相传”项目。
  起初,“创行”成员们把推广蛋雕的活动放在了校园里。他们为董一言在校园里搭建了一个平台来教授学生DIY蛋雕。后来,董一言还走进了少年宫,免费教小朋友们刻蛋。
  几年下来,董一言的蛋雕知名度是打响了,可蛋雕的销量却依旧没有起色。于是,他们想到了让蛋雕走进网络,从线下发展到线上来提高销量。
  去年4月,“创行”成员们为董师傅在淘宝上开了一家定制蛋雕的网店。网店装修、定制分类细化、关键词检索等一系列工作,都是由成员们分工完成。
  网店的开张,彻底敲开了董师傅蛋雕生意的大门。
  负责网店管理的会计专业大二男生娄增亥说:“从去年10月份开始,网店的生意一直很好。双12的时候,一天就接到了1200个订单,光12月的营业额就到达了近万元。”
  网店把客户群定位在80、90后,而蛋雕自身的定位则是创意礼品。
  “很多顾客会把自己想要的图案发给我们,我们再告诉董师傅。他们的英文名,崇拜的偶像,喜欢的卡通都有。”娄增亥说。
  开网店也让董一言接触到了以前从来没有碰过的电脑。“要不是他们,我这辈子都接触不到电脑,更别说用电脑了。”
  “创行”的成员们还为董一言量身定制了一对一的电脑培训课程。每个星期都有专门的成员轮流为他上电脑课。从开关电脑到使用复制粘贴,再到浏览网页,一步步细致地教。
  “刚开始学的时候,觉得电脑好难,有些按键怎么都记不住,学过就忘。”董一言说,大学生们就把操作步骤详细地写在一个小本子上,让他带在身上,随时能翻阅查询。
  现在,董一言能自如地从百度上搜到蛋雕的图案样式,还常常在QQ上与一些蛋雕爱好者们“华山论剑”,就连微博、微信也玩得得心应手。
传承民间手艺,蛋雕明星想找接班人
  六年的合作,让“创行”的成员们和董一言积淀下深厚的感情。很多“创行”的老成员们已经毕业去了别的城市,“我手机里一直存着他们的号码,虽然知道有些号码已经打不通了,但还是舍不得删掉。”董师傅看着手机里的通讯录说。
对“创行”这个社团和这一帮大学生们,董一言除了感谢就是学习:“感谢他们这么多年给我的支持,我也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坚持、创新,正是这股正能量,也指引我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别人。”
  董一言说,他接下来想成立一个蛋雕工作室和找到一个蛋雕手艺的接班人。
  “这门手艺虽然说不上很精深,但我还是希望能把这门手工艺传承下去。”董一言说,他和“创行”的小伙伴们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着。
  “当时我们之所以帮助董师傅,一来是感兴趣,二来是想动用社团的力量做公益。”娄增亥说,这个项目能让成员们在电子商务这一领域都有所拓展,也能提升自身的能力。
  说起社团的目标,娄增亥希望今后社团能够吸纳更多的蛋雕艺人,也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能呼吁更多的人保护蛋雕这门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本文转自《威廉希尔亚洲》  作者:林晓莹  应璐)